在饮用水受到工业污染时,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尤其是亚硝基二甲胺(狈顿惭础)。狈顿惭础在许多工业污染事件中的自然水体中常以高浓度存在,同时也是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使用氯胺类化合物、臭氧进行水质处理时的副产物。因此,检测水中亚硝胺类化合物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详细介绍气相色谱法检测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操作流程。
1. 检测方法概述
气相色谱法主要通过二氯甲烷萃取样品中的亚硝胺类化合物,经过脱水、浓缩和净化后,利用毛细管柱分离,并通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贵滨顿)测定其浓度。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良好的重现性,适用于水中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检测。
2. 试剂与材料
二氯甲烷:农残级。
甲醇:农残级。
丙酮:农残级。
戊烷:农残级。
乙醚:农残级。
硫代硫酸钠:优级纯。
无水硫酸钠:优级纯。使用前在马弗炉中于450℃灼烧4小时,冷却后装入磨口玻璃瓶中密封,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氯化钠:优级纯。使用前在马弗炉中于350℃灼烧4小时,冷却后装入磨口玻璃瓶中密封,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硫酸:1.84 g/ml,优级纯。
硫酸溶液:1+4(惫/惫),用硫酸配制。
氢氧化钠:优级纯。
氢氧化钠溶液:2 mol/L。称取8.0 g氢氧化钠溶于适量水中,冷却至室温后稀释至100 ml,混匀,转入塑料试剂瓶中保存。
弗罗里硅土:60目-100目。在马弗炉中于650℃灼烧5小时,冷却后贮存于具玻璃塞或内衬铝箔螺旋盖的棕色玻璃容器内。使用前,取适量灼烧后的弗罗里硅土,在内衬铝箔螺旋盖的玻璃容器中于130℃活化16小时,加入2 ml水,振摇充分混合10分钟,静置至少2小时后使用。
碱性氧化铝:100目-200目。称取100.0 g氧化铝于500 ml具玻璃塞或内衬铝箔螺旋盖的棕色玻璃容器中,加入2 ml水,振摇充分混合10分钟,静置至少2小时后使用。
混合标准贮备液:2000 mg/L。分别称取0.200 g(精确至0.0001 g)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二乙胺、N-亚硝基二正丙胺和N-亚硝基二苯胺,溶于适量二氯甲烷,全量转入10 ml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定容至标线,混匀。于4℃以下冷藏、避光和密封可保存6个月,亦可直接购买市售有证标准溶液。
混合标准使用液:200 mg/L。准确移取1.00 ml混合标准贮备液于10 ml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定容至标线,混匀。于4℃以下冷藏、避光和密封可保存2个月。
玻璃棉:市售经过硅烷化处理的玻璃棉。
氮气:纯度≥99.999%。
氢气:纯度≥99.99%。
助燃气:无油压缩空气,经5?分子筛净化。
3. 仪器设备
气相色谱仪: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贵滨顿),分流/不分流进样口,柱箱可程序升温。
色谱柱Ⅰ: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柱长30 m×内径0.25 mm,膜厚0.25 ?m,固定相为5%二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或其它等效色谱柱。
色谱柱Ⅱ: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柱长30 m×内径0.25 mm,膜厚0.25 ?m,固定相为35%二苯基-65%二甲基聚硅氧烷,或其它等效色谱柱。
浓缩装置:旋转蒸发仪(或具有相同功能的浓缩装置)和氮吹浓缩仪。
层析柱Ⅰ:约400 mm长×22 mm内径,用于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法。
层析柱Ⅱ:约300 mm长×10 mm内径,用于碱性氧化铝柱净化法。
分液漏斗:500 ml,具聚四氟乙烯塞。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4. 水样采集及贮存
采集时使用硬质磨口玻璃瓶或具聚四氟乙烯材质盖垫的螺纹口玻璃瓶,水样应充满样品瓶并加盖密封。
于4℃以下冷藏、避光保存和运输。
采样后应在7天内对样品进行萃取,萃取后若不能及时测定,应于4℃以下冷藏、避光和密封保存,30天内完成分析测定。
5. 水样制备
5.1 萃取和浓缩
量取250 ml样品于500 ml分液漏斗中,用硫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样品的pH值为6-9,加入50 ml二氯甲烷,振荡萃取2分钟,静置10分钟,两相分层后收集有机相,重复萃取2-3次。合并有机相于锥形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脱水干燥。
不需净化的样品,使用浓缩装置将萃取液浓缩至1 ml(V1),待测。需要净化的样品,使用浓缩装置将萃取液浓缩至5 ml,待净化。
5.2 净化水样
对于成分复杂的地表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萃取后使用弗罗里硅土柱或碱性氧化铝柱进行净化。
5.2.1 弗罗里硅土柱净化
在层析柱Ⅰ底部放入约0.5 cm厚的玻璃棉,再放入22.0 g已活化的弗罗里硅土,轻敲柱子使其内容物向下沉实,在弗罗里硅土层上端加入约0.5 cm厚的无水硫酸钠。
用40 ml乙醚/戊烷(15+85,v/v)淋洗柱子,弃去淋洗液。当无水硫酸钠层恰好暴露于空气之前,加入浓缩后的5 ml萃取液。
用90 ml乙醚/戊烷(15+85,v/v)进行第一次洗脱,然后用100 ml丙酮/乙醚(5+95,v/v)进行第二次洗脱,收集合并两次洗脱液。使用浓缩装置将收集的洗脱液浓缩至1.0 ml(V1),待测。
5.2.2 碱性氧化铝柱净化
在层析柱Ⅱ底部放入约0.5 cm厚的玻璃棉,再放入12.0 g准备好的碱性氧化铝,轻敲柱子使其内容物向下沉实,在碱性氧化铝层上端加入约1 cm厚的无水硫酸钠。
用10 ml乙醚/戊烷(3+7,v/v)淋洗柱子,弃去淋洗液。当无水硫酸钠层恰好暴露于空气之前,加入浓缩后的5 ml萃取液。
用10 ml乙醚/戊烷(3+7,v/v)进行第一次洗脱,然后用60 ml乙醚/戊烷(1+1,v/v)进行第二次洗脱,收集合并两次洗脱液。使用浓缩装置将收集的洗脱液浓缩至1.0 ml(V1),待测。
6. 空白试样的制备
量取250 ml同批次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照与试样的制备相同步骤,制备空白试样。
7. 检测步骤
8 仪器参考条件
进样口温度:250℃。
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为5:1。
柱箱温度:初始温度50℃,保持2.5分钟,以30℃/尘颈苍的速率升至220℃,保持4分钟。
柱流量:氮气1.2 ml/min。
进样体积:1.0 ?l。
检测器温度:300℃。
燃气:氢气流量30 ml/min。
助燃气:空气流量400 ml/min。
8.1 校准曲线的绘制
取6个5 ml容量瓶,分别加入适量二氯甲烷,分别加入25.0 ?l、50.0 ?l、100 ?l、150 ?l、200 ?l、250 ?l混合标准使用液,用二氯甲烷定容,摇匀,配制成4种亚硝胺类化合物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mg/L、2.00 mg/L、4.00 mg/L、6.00 mg/L、8.00 mg/L和10.0 mg/L的混合标准系列。按照仪器参考条件,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进行测定。以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mg/L)为横坐标,峰面积或峰高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8.2 水样检测
准确移取1.00 ?l制备好的试样,按照与绘制校准曲线相同的仪器参考条件和步骤进行测定。定量分析采用外标标准曲线法,根据相应公式计算水样中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